摘要
2020年9月23日-25日,在甘肃兰州成功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温度盛会——温度计量应用研究与疫情防控温度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暨2020委员年会。在开幕会上,甘肃省计量监督管理局孙局长发表致辞,对全国温度代表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甘肃历史和甘肃温度计量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宇宁回顾了20多年来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温度计量专委会从无到有,会议规模从几十人发展到至今的二三百人,会议内容从温度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无所不包,成功地在科技和产业间搭建了桥梁,并为温度计量人、温度仪器设备使用者、企业厂商提供了一个互通有无、交流共进的平台,段院也由衷地感谢了所有温度同仁们对他20多年来作为主任委员的支持,并对温度计量、温度计量专委会的未来寄予厚望。
航空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廖理副所长为大会带来了《航空发动机试验温度测试与校准工作》的报告,产业计量已经成为计量的必然趋势,廖所长带来的精彩报告也像大家展现了温度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整个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及温度计量的重要意义,给温度计量人提供了一个温度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
中国计量协会王晓冬秘书长以《发挥协会平台优势,助力行业发展》为主题为与会代表们介绍了中国计量协会从1991年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并对协会从面向专业到面向专业和面向应用相结合的方向进行了阐述,从中我们也看到温度计量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准地服务到各个行业和产业。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汪洪军所长为大会带来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使命与担当》报告,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的概况,“抗疫”工作进行了介绍,回顾了“十三五”重点工作并介绍了“十四五”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家院积极履职担当,为湖北省温度计量提供了大力支持,无偿贡献了18套黑体辐射源,并为全国200多个一线校准人员提供24小时在线技术咨询,为全国温度计量人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汪所也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院热工所将持续开展创新性和前沿性热工计量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完善基标准水平和量值传递体系的建设,瞄准国家目标,积极服务社会需求,继续发挥热工所的使命和担当。这也在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共同引领了全国温度计量的发展方向。
2020年新冠病毒的肆虐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温度计量人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本次大会专设了“疫情防控温度检测技术”专题,对疫情防控中的温度计量工作、挑战和未来公共卫生事件中计量人可吸纳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柏成玉老师就《红外体温计校准装置的性能评价技术》进行了分享,国家院热工所在疫情期间,每日在微信群众汇总发布各类红外体温计的校准模式,这项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进行,至今已汇总73个厂家272个常用型号额温计和耳温计校准模式。柏成玉老师的团队正是这项任务的承担者。在大会报告中,柏老师就红外耳温计、红外额式体温计和红外人体表面温度筛检仪校准装置及评价技术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温度计量人开展相关方面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张辰老师以《核酸检测及疫苗研发与温度计量》为主题,针对疫情防控中核酸检测和疫苗研发所涉及到的温度设备及计量需求进行了报告。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军事医学科研力量以护卫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履行职责使命,以战斗姿态投入到样本检测、风险评估、疫情研判、防控指导等重大任务中,并开展药物、疫苗、抗体、检测试剂等应急科研攻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在工作中也暴露了非常多的温度计量需求。张辰老师结合具体工作中的温度计量需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着重对关键设备基因扩增仪的温度计量在研课题进行了介绍,课题与林电伟业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对基因扩增仪的温场进行了仿真,并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样本进行实证试验,进一步明晰基因扩增仪温度参数对实际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温度计量的关注点。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田昀副院长对《天津市计量院疫情防控有效应对与新型红外额温计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天津计量院温度计量人在疫情期间的超前部署、迅速响应、奋战一线和勇于承担的风采。并针对防疫仪器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紧急科研立项,就申请的“新型高精度红外额温计研制”项目进行了介绍,天津院在超短时间内迅速研制了新型红外额温计能够支持更宽使用环境温度范围、自动补偿室内外温差,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大幅度地提高了防控期间体温筛查的可靠性。此外,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天津计量院的温度计量人也迅速响应,快速制定并发布了地方校准规范,为上述设备的规范计量提供有效、可靠的技术文件。

大会还特意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段弘扬老师进行报告,段老师在疫情发生初期就深入到武汉防疫一线,在武汉连续三个月开展传染病消毒防控、医院感染控制工作,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段老师针对《消毒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报告,激发了温度计量人在疫情防控消毒方面所涉及到计量需求的思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景辉老师就《公共卫生事件中红外体温计溯源的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了报告,针对疫情防控中体温快速筛检的需求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红外体温溯源需求、黑体相关理论及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优化红外体温计量保障体系并建立开放的红外温度校准技术联盟,这也需要所有温度计量人的共同参与。
北京林电伟业计量科技有限公司总监薛诚以《构建计量生态,科研助力疫情防控》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对计量生态的概念及构建及在疫情防控中所做的疫情防控相关科研项目进行了介绍,包括与海关、疾控、医疗机构、公安部和计量部门共同开展的PCR仪深度检测研究项目、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海关、协和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计量需求调研》项目、与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共同参与的《高速公路卡口疫情防控系统》研发项目等。